文章来源:36Kr
文章链接:https://36kr.com/p/1396582062799881
2021年,是乡村振兴之年。
开年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铿锵掷地,将数字与乡村这对曾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组合在一起,迸出火花。这不仅仅是因为数字化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引擎角色,更重要的是,数字化正强力向农村农业渗透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5G等新型技术,改变着农村农业原先看天吃饭、靠经验种植的传统耕作模式。
数字化的到来,打破了传统农业的范畴,第一、第二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边界开始融合互通,并形成了信息化、多元化、数字化新型产业形态与体系。
据日前发布的《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报告(2021)》显示,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,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注入新的动能,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核心的增长极之一。
然而,令人无法忽视的是,还有很多现实问题潜藏在数字农业崛起之势下。
我国仍以小农经济为主,如何将数字农业从地域性的“盆景”转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“风景”,这是一个难题。同时,市场上鲜有既懂技术又懂农业应用场景的公司,如何将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技术,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,也阻碍着农业向科技化、数字化的迈进。
为什么数字农业如此重要?
中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曾说过,现在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,中国工业产品的总量世界第一,在此形式之下,“工业反哺农业,城市反哺农村”,农村发展成为国家重中之重。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,而农业数字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。
在一系列政策和资本的催导下,还未成熟的数字农业市场,其遇到的各种难题被摆在了明面上。
在数字农业的上游,原料生产端,由水、种子、肥料、空气等基本元素构成,单一环节出现问题,就将引起蝴蝶效应。
以种子为例,日常见到的玉米、马铃薯、辣椒、西蓝花、萝卜等农产品种子大多依靠进口,因为育种研发时间长、资金投入大、产出还存在不确定性等,企业积极性备受“打击”。
在数字农业的中游,数字化场景应用端,则需解决技术与场景的适配性问题。
国内优秀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遥感地理、区块链企业很多,这些企业在为工厂、公司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,但这些经验往往难以复制到非标化的农业场景。这要求企业在技术赋能的前提下,深入田野,了解农业场景的确实需求。值得庆幸的是,不少数字农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。
在数字农业的下游,农创消费端,农产品的销售路径尚未打开。
目前,我国农业生产越来越面临农产品价格“天花板”封顶和生产成本“地板”抬升的矛盾。想要解决这一矛盾,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在规模化经营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外,另一条途径则是提升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份额。
农业农村部印发的《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(2020—202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。而2020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约3500亿元,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数字农业的问题,是全国性的问题。但在中国的某些地区,已展现出一定成效。
将目光聚焦于国内数字经济高地浙江,位于浙江西南侧、四省通衢的衢州是践行数字乡村建设的先行区。
在解决上游农业基本要素问题时,衢州市柯城区就有了相关案例。2018年以来,农法自然(浙江)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柯城基地上设立数字智慧农业系统,通过引进以色列一体化精准施肥配比泵,在手机上轻点,就能实现催果园节水灌溉、精准施肥。
在乡村大脑建设中,衢州市常山县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园以数字技术手段,探索乡村发展可行模式。在该产业园“乡村大脑”大屏上,点开数字驾驶舱按钮,就可进入到胡柚产业产品目录,名称、类别、地址、加工类型、负责人、联系电话等内容,跃于屏幕之上。
而在农创消费端,衢州市衢江区于2020年与上海盒马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,建造国内最大的“盒马村”。据了解,中心占地1.2万平方米,拥有6条生产线,依托阿里大数据和“盒马”标准与数字化技术对农产品实施品控管理,从产、供、销三个维度提升农业数字化。
这一个个案例,正是衢州突围未来乡村建设的缩影。
如今,在这片有需求、有闯劲、勇创新的土地上,对未来乡村有了更细致、更聚焦的目标规划。技术与场景,如何在乡村有机结合?
场景一:乡村“数字大脑”
城市有“城市大脑”,乡村也有“数字大脑”。
乡村“数字大脑”是乡村数字化进程中的集大成者,既包括乡村全产业数字化平台、特色农产品信息展示平台,还包含乡村治理等数据信息。
场景二:乡村治理数字化
乡村治理数字化,其目的是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,全方位提升村居环境、乡村经营、乡村治理等。在我国,已有不少乡村开展数字化治理,调动乡村治理工作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,共建和谐家园。
场景三:农业产业数字化
乡村想要发展,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必经之路。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平台,培育农业龙头企业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,打造主导产业......促进全村经济发展。
场景四:数字农业园区
数字农业园区,是农业产业数字化的“微缩景观”。
在数字农业园区内,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,打破了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、大棚栽培模式。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,以及围绕主导产业、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。
场景五:数字农业工厂
针对农业工厂,数字技术将在生产环境、生产过程、流通营销、质量安全、生态保护等环节,推进数字技术装备的系统集成与综合运营,发挥数字技术综合效能。
场景六:数字牧场、渔场
现如今,智慧农业已渗透到渔场、牧场等多个生产场景。
比如在智慧渔场,可通过智慧养殖、水质管理、物业管理等方面,实时监控园区养殖情况,通过大数据分析,及时提供有效养殖信息,实现科学养殖。而在智慧牧场内,通过智能化温湿度监控、自动上料喂料、远程智能监控等,提高养殖效率。
场景七:种养基地数字化
对于农户主来说,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已成为趋势。通过“互联网+农业”,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渗透嫁接,“机器换人”进一步提升,逐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。
场景八:遥感技术农业农村应用
随着卫星遥感、航空遥感和地面物联网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方面日臻成熟,其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日渐广阔。除农作物监测评估外,遥感技术还承担了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、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核查等重点任务。
场景九:北斗卫星导航农业农村应用
北斗定位系统已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,也在一步步改变着中国传统农业。以小麦生产为例,北斗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“智慧麦作技术”,这项技术也是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之一。
场景十:乡村旅游数字化
数字化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,不仅可扩大乡村旅游影响,还能促进农村电商、物流产业发展,从而推动乡村整体经济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