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会场的小伙伴们,共读了主题书目《原则》,大家轮流分享了不同的章节,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章节剖析,互相交流了读书心得。大家的分享集合起来,就是丰疆版的《原则》解析!
无论你有没有参加读书会,都希望你点击填写以下问卷,一起打造更合适丰疆er的读书会!
韩彬
第一点,关于读书
我们做工程师读技术书比较多,比如《Linux从入门到精通》之类。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,理念性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。
我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,他说的一番话,让我触动蛮大的。一个人的进步分为两类来源,一类是来源于经历过的事情。我们工程师整天埋头做技术开发,和人打交道比较少,虽然真诚,但是语言表达比较匮乏。相比之下,销售的同事说话打交道有着很明显的差别,因为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。而我们就每天早上上班、下午下班,今天和三个月后都没什么差别。所以说为什么推荐大家去旅游,去多参加活动,这样你的生活会丰富点,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个人有帮助。另外一个就是来源于看书。书都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一些人,把他自己的经验、教训总结下来,然后写成了一本书,然后以99元的价钱卖给你。你不觉得你很赚吗?
为什么我会看这本书呢?我是先知道达利欧这个人的,在看一些理财投资的东西时,发现他做的基金很厉害。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,美国很多公司都破产了,当时美国银行从几十美金跌到两美金,国内同样惨不忍睹,基金清盘的非常多。而这个基金在当年实现了8% 的正收益。然后我要通过他写的书去了解他,所以就买了这本《原则》。
分享一下我感触比较深的一句原文。“时间就像一条河流载着我们顺流而下,遇到现实需要决策,但我们无法停留也无法回避,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去应对。”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需要决策的时候,但是如果你没有guideline的话,你做决策可能是有问题的。
第二点,痛苦+反思=进步
我早几年工作的时候,有一次被领导骂得很惨,但我现在是非常感谢他的。那天晚上我都没有睡好,都在反思哪些做得不对。第二天我就去买了很多管理类的书死啃,我要学习,我要进步。
大家可以反思一下,你今天和三年前比,觉得自己三年前是比较傻,还是说觉得三年前的自己依然很优秀呢?假如你觉得自己三年前有点傻、有点幼稚,做过一些错事,那么说明这三年你是有进步的。假如你回想自己三年前是一个厉害的人物,那很可惜你这三年是没有任何进步的。
读书是和各个时代的先贤交流的一个渠道。有些书作者是几百年前的,你可以了解他当时的想法和思维,并与之产生共振。
孙丹
第一节 我的探险召唤
第一节主要讲了达利欧的家庭背景和他本人的优缺点。
他本人小时候一点都不爱上学,但是对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很感兴趣。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非常投入,谁都阻挡不了。他也很幸运,他的家长没有像我们大部分中国家长那样,认为小孩必须第一任务就是学习,他的父母就比较开明。他从小就开始尝试打各种零工,积累了第一桶金。他认为他在打工中学到的东西,是上学学不到的。当时美国股市一片繁荣,他也用这些钱去买股票,赚到了很多钱。所以在他的高中时期,他一边赚钱一边享受青春,那时候他以为人生就会像美国股市一样一直繁华下去。
第二节 跨越门槛
第二节主要讲述了达利欧上大学、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以后进入证券公司、从证券公司离职创办了桥水基金的经历。
个人感想
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第一章。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。达利欧小时候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很投入地去学习,这为他后来努力学习金融方面的知识做了铺垫。其实不光在培养小孩方面,在工作中也一样。如果你把这个工作做好,一方面是能力和责任心,另一方面是兴趣和成就感。正向的反馈会促使我们把这个事情坚持做下去,进而对工作产生兴趣和热爱。
有一个说法是,我们不要羡慕别人健身多么好多么努力,而我们自己在摆烂。健身的人通过健身给他了正向的反馈,才能把这个事情持续下去的。如果我们是跟风去健身,过程中我很累,我也一点都不快乐的话,是坚持不下去的。
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,只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,那这个事情会变得有趣。像我们这种从小没有学过什么才艺的人,好像没有什么兴趣爱好,但是别人可能会喜欢咖啡、喜欢音乐、喜欢运动,去羡慕别人的人生很精彩。大家要多尝试多培养自己的兴趣,热爱可抵岁月漫长。我们现在开始也不晚,比如我们之前办的桌面足球,在那之前大家也不怎么玩,比赛之后大家就对这个事情有热情了。大家多去尝试,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好玩。
李峰
第三节 我的低谷
第四节 我的试炼之路
作者从事投资行业,也有失败的时候,经过自己努力,后来逐渐好转,这两个小节讲了他创办公司的心路历程,我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。
个人感想
年轻的时候,会觉得生活有顺境和逆境,但是年龄到一定程度之后,你就会发现顺境和逆境完全是一样的,没有任何区别。引用一下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——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不论是工作、学习还是生活,其实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。外界说的话大家可以参考,可以作为一个反馈来改进自己,但是不能让外界来影响自己的重大决策。一个人成熟起来之后,面对成功和失败、痛苦和高兴,全都是一样的。面对失败的时候,别气馁,这就像生病一样,身体其实在给你反馈哪个地方出了问题,你正好可以做出改进。
人生的各方面都是互相转换的。比如鲜花绽放得最好看的时候,离衰败也不远了,它衰败的时候代表它又快要开了;就像冬天最冷的时候,就是快回暖的时候,相互间是不断转换的。所以不论成功还是失败,都是正常的,平常心对待即可。失败了找原因就好,不要太放在心上;成功了也不要太张扬,总结经验,下一步可以做得更好。
有些东西你自己能起决定作用,但是有些东西你改变不了。举个例子,你的心情、你的状态你自己可以控制,但是你的心跳、你的呼吸你能控制吗?心跳一分钟60次,或者你的血压你自己是不能控制的。
我也反思了一下,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。举个例子,就像你借钱出去的时候,就要做好别人不还的准备;比如说买基金、买股票,要保证哪怕赔一点钱,但是对生活没影响。人生的重大痛苦,大多数都是因为你在赌赢的那一面,忽略了输的那一面。你就要想好万一出现最坏情况,我能不能应付,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下注,不要把自己赔进去。
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,那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对你产生影响,心情、情绪这些东西都不存在。在做选择的时候,你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。这样你的人生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下去。曹磊
第五节 终极恩惠
桥水基金越来越大,在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高效和卓越,作者进行了各种思考,将想法进行反复演练,并且分享给行业专家以得到反馈,分析存在的问题,进一步的改善,最终在公司进行推广。作者总结出一条条的原则,各种策略都按照既定的原则进行,极大地降低决策当中的出错率。书中提到了一个故事,戴维的提问——作者会怎样管理他的基金会投资组合。作者通过这个提问,发现了和通货膨胀挂钩的债券。
第六节 回报恩惠
随着作者的年龄越来越大,他希望公司能一直传承下去,所以他要培养后面的接班人。他认为这是一个认识塑造者的过程,与此同时他还预测到了欧洲的债务危机。
个人感想
我最大的感想是,一个英雄的成长历程在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是默默无闻的,然后会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,等他跨过了这个门槛,再经过一段试炼之路,接着会面临很多问题进入深渊,在过程中他进行反思学习和隐忍修炼,最后脱胎换骨成为英雄。英雄暮年,就想把自己的学识传承下去,回报社会。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,天降大人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。梁源
第七节 最后的一年和最大的挑战
作者的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,于是他找了一个专业的员工做CIO,他自己全力负责CEO的工作,同时还设置了一个监管部门去监管CEO和CIO的工作。公司重新步入正轨后,他直接卸任CEO。我最大的感触是,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,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,去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第八节 从更高的层面回顾
我们在人生中会遇到种种困难,当我们解决掉之后,再遇到类似的情景,就可以用现在的经验去处理。工作中也是,我来公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——先把问题暴露出来。暴露出来之后就会有记录,大家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,那我们以后对这一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。
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话:“我们身为前辈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承下去。”对于我们新人来说,学到知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,但是前辈走过的坑,是可以给到我们警醒的。人过百年之后就没了,但是知识就像基因一样,可以一直传递下去。正是因为这些大佬们无私地把他们的学识公布出来,才使我们这个社会一步步走下去。
个人感想
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,作者接下来分为两类,一个是工作原则,另一个是生活原则。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总结出自己的原则,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去学习他的原则,而是学习他总结原则的方法,然后形成自己对待事情的原则。张少萍
第一节 拥抱现实,应对现实
第二节 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
第三节 做到头脑极度开开放
我总结了前三部分四个较关键的信息点。
1.要意识到你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
我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,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自己很厉害,但是在受到社会的毒打之后,又会怀疑自己,甚至彻夜难眠。作者想告诉我们要去平视自己,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地看待自己。
作者就有提到两个点,一个是最糟糕的事情。最糟糕的事情大家觉得是什么呢?就对于我们人来说,失去生命是最糟糕的事情,不管是自己的生命,还是自己所挚爱的亲人朋友的生命。因此我们要尽力过上最好的生活,这个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无比重要。作者又说到,生命在宇宙中短暂得不值一提,我们终将与所关心的事物分离。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,那么我来过的痕迹是什么呢?是我留下的思想和知识,它们能体现在书上流传千年;或者是我留下的一个版本特别漂亮的代码。这是我们生命或者思想的延续,因此我们想要一切变得有意义。
我们在工作中越是出色,越会有光彩活力,因为工作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是非常持久的,如果你只是买了一个你很喜欢的东西,这种快乐其实是非常短暂的,而通过自己的进步而获得的成就,这种快乐是能延续一生的。
大家能在许多文学作家的书中看到,自己的父亲,人到中晚年就感叹自己的一生特别失落,说不上成功,也说不上失败。就是他回想自己的一生,高光时刻是比较少的。我们最终能记住的其实是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瞬间,那些具体的细节都会被慢慢淡忘掉。作者提出了一个思考:我们有没有好好想过自己到底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?我们的生命都是要终结的,那我们是否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、有道德的、有同情心的、有正义感的人?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。
无从选择的生活贯穿着我们的一生,我们的出身、我们的父母、我们上的学校,都是被推着往前走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脱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,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、工作,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爱人,这些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。那我们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,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,让一切变得有意义,这是我们不依赖于任何外力主动获得的幸福。
2.把事物放到大的背景下看
作者认为把事物放在最大的背景下看待,现实的构造是让整体实现最优,而不是仅仅实现某一个人的愿望。这句话有点拗口,我举个例子,大家在生病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?我就会想等我病好了,我一定要好好睡觉、不熬夜,一定要好好吃饭,工作的压力都放在一边。在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其他的事情没有那么重要了,健康就是比现实具体的事情更大的一个背景。
在工作中也是这样,比如两个人意见不合的时候,我们往往会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替自己辩解。根据我的经验,我们不要讨论问题的原因,而去关注如何解决,这个是特别积极有效的方式。我们在一个公司中和自己的领导同事相处,是一个长久的相处。我相信大家加入到一个团队,肯定是抱着长久发展的心态。不要担心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客观,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
3. 痛苦+反思=进步
作者提到了五个点,如何去帮助自己获得成功。其中有一点是要接受他人的观点,而不是固执己见。罗翔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:“真正成熟的人在面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的时候能够脱离情感的困扰。”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去反观自己的观点,我们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是平等的。如果我们能够时常地审视自己,就能脱离教育背景、成长经历、原生家庭等局限,成为一个更理性、更能为他人考虑的一个人,从而拥有更加开阔的人生视野。
4.错误是不可避免
在丰疆的企业文化中,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容错纠错。我们整个工程师的团队非常年轻,基本平均年龄是29.1岁。不光我们自己会犯错,我们的伙伴也会犯错,甚至领导也有可能会犯错。我们团队做的激光雷达手扫描仪,我们在这里面遇到过非常多很低级的错误,那么就要在错误中成长和总结,再运用到其他的项目中,尽量地避免重复错误和踩坑。
最后,作者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,头脑要足够开放,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。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,我们每一个人至少存在一个最大的弱点是阻碍我们成功的,我们要找到这个弱点并且处理它。如果我们能找出来,并且克服了,那以后再面对其他的问题的时候,会更加从容自信。
个人感想
在我们去追求成功与收获的时候,偶尔也要做一些就是没有用的事情。比如在周末接触一下大自然,在阳光明媚、春风拂面的下午,看看书或者发发呆,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特别有用,充足的休息可以更好地工作。我以前比较喜欢看文学书,不太喜欢看工具书,尤其是成功学,但是实际上是一种偏见。当我真的去看了之后,发现书里面有一些非常有用的东西,是别人的一生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。屈江锋
第四节 理解人与人大不同
作者先从生理上分析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。除了生理上,每个人的成长,以及他们的经历,都会造成个体的差异,造成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。
那这些差异会带来什么?比如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,A跟B会有不一样的意见。A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,就会特别注重细节;B是一个思维跳跃的人,创造性会比较强。其实这两个人都很好,但是又不兼容。因为个体的差异性,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,我们要想办法让团队中每个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。作者采用了“同事互评”的方式,形成一个数据库,方便于大家了解每个人擅长什么,再把这个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。
第五节 学习如何有效决策
很多人会在决策的时候很犹豫。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,我们第一点就是要控制。先平复自己的情绪,你不能在一个情绪非常失落或者暴躁的时候去做决定。其次时间也很重要,比如说晚上其实不适合做决定,因为晚上容易emo。
第二点就是,先了解再决策。很多需要选择的时候,我们都不是特别了解这个东西。比如说我们需要做一个项目,但是我们不太了解这个领域,那我们肯定要先去了解。自己可以去查找资料,也可以向相关专业人士学习,还可以向自己的同事咨询。决策者要尽可能站在上帝视角,好比古代的皇帝,我要做一个决策,那我不能直接拍板就派发一个政策下去,如果决策不对,会造成很大的损失,所以就要开朝会来征求大家的意见。做决策的时候,也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去做综合的考虑,还需要去考虑未来的发展。
何梦瑶
第一节 相信极度的求真和极度透明
首先实践的过程中不要惧怕了解事实,真相有的时候很残忍,但是如果陷入幻想的话,会更加惶惶不可终日。第二是为人要正直,同时也能够要求他人保持正直,去营造一个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的氛围,每个人都有权了解自己应该知道的事情。结合到我们工作中,就是我们要保持信息透明。有一些公司大了以后,会有兜圈子的情况。
当然信息透明也是有原则的透明。如果是公共信息,就保持每一个跟这个信息相关的人都知悉,敏感信息就是要保持小范围的公开。比如我们的项目,一些基本信息,产品的spec、测试条件等,大家在做研发之前是必须要清楚的;但如果涉及到公司的战略、成本方面,就会小范围知悉。
第二节 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
我拿自己来举例,我性格是不太懂得拒绝,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无意义的社交,我就感觉好无聊,但是又不懂得怎么去拒绝。我的感受就是,被讨厌也是一种勇气。我们可能对自己要求很高,希望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正面的反馈,其实能够接受别人负面的看法,还能保持做自己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如果在工作中发现个别同事跟团队的方向不太一样,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引导;如果出现不太合拍的地方,那就是先达成项目的目标,个人的价值观会有时间去验证。
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,之前项目人少的时候,每个人都非常熟悉,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,脸都认不全了。在不同阶段,团队中的人际关系、大家彼此之间的熟悉方式都是不太一样的。就还是刚刚提到的,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,然后接受被别人讨厌,但是也保持自己的原则。哪怕是在生活中,大家的时间都很有限,学会拒绝也是我们漫长的人生中的必修课。
第三节 打造允许犯错,但不允许一错再错的文化
其实我们对错误的认识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表面,比如我们有很多临时打补丁的操作,虽然能满足短期的目标,但并没有找到问题发生的根因。在这个部分作者也再次强调了痛苦+反思=进步,这在我们项目中的应用就比较多了,平常在项目中每一个错误我都会记下来,总结复盘的时候就要明确下一版怎么做,其实也是一个工作上面的反思。
有一句通俗的话叫事不过三。你可以第一次没有经验,第二次是根因没有找到,如果第三次还没有改善的话,那就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有问题的。书中有一句醍醐灌顶的话——一个人犯下最严重的错误,就是不能直面自己的错误,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哪。这是很危险的状态。
朱永辉
最佳发言人
第一节 求取共识并坚持
首先,我们为什么要求取共识?因为我们在一个团队要取得有效成果的话,那么我们在很多层面都应该保持一致,比如如何对待工作、工作是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。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,保持一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因此我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事。求取同步的过程,就是以开放而自信的心态修正双方的观点和立场的一个过程。当我们有了共同的认知,才能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最大,然后做好项目。当我们出现分歧的时候,我们要不吝时间与精力,我们把大家的意见整合起来之后,或者是把分歧解决之后,往往能够做出最佳的投资。另外,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要有自己的判断。不管是求取共识还是解决分歧,都是把每个人的长处发挥出来,在不同的问题上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作者认为3-5人的效率会高于20人。如果一个团队的人数越多,对一个问题的见解会越多。3-5个经验丰富的人表达完之后,就很难有一些新的观点出来了。所以3-5个精明强干的人以开放的心态讨论,通常能够得到最佳答案。
第五节 基于可信度加权的创意择优
创意择优就是,我们开诚布公地亮出自己的观点,然后针对分歧认真讨论,最后遵从所形成的共识来消除过去的分歧。桥水公司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,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可信度评价,用来评价他这个人说出来的观点具有多少可信度,再把这些观点综合起来给它赋予一个权值。
我们很多情况下会陷入自己的观点不能自拔,对于和自己产生直接冲突的观点接受度比较差。这个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心态放下来,假设我们自己是错的,再去看待别人的观点,来修正我们自己的观点。在创意择优的过程中,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分歧,如何高效地处理分歧?决策者要知道在什么时候终结这一个辩论,推动大家达成共识。如果没有时间解释每个人的想法,就选取可信度比较高的观点。比方说在同一个问题上,他有过多次成功解决的经验,或者他的观点因果关系很强,分析得很有道理,那我们就要着重考虑这个人的观点,对他赋予更高的权职,让他影响我们的整体决策。
第六节 如何超越分歧
当我们和他人产生冲突,我们怎么去就是超越它,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。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、政策和流程去解决,如果每个人都遵守相同的行为原则,产生风险的时候双方就可以进行同等诚信、开放、果断的沟通。
还有一种情况,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把这个分歧放一边不解决。这样在短期内容易达到表面上的团队和谐,但在长期来看它的破坏性会非常大。童伟娟
第七节 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
管理者最重要的决策是选好工作的责任人,苹果公司为什么伟大,因为背后有一群伟大的人在支撑着。
第八节 遵守怎么样的规则才能招到合适的人
第一,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。要考虑你寻找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、能力以及技艺,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能力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,但是技艺是可以快速提升的。书中有一句话非常好,我分享给大家——如果你的员工充满团队精神和使命感,并且能力出众,那么你的公司或你的机构就是卓越的。要用系统性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去招聘人才,管理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,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去招人。在岗位上价值观能力匹配,技术又非常的厉害,就像这种人其实是很难得的。在招人的时候不能降低要求,就是要招这样的人,不能泛泛地去找人。不要凭借你的影响力帮别人找工作,在我们中国,很多人会通过关系帮亲戚朋友找工作,作者非常不赞成这样的方式。
第二,记住人与人存在的差异,认识不同,思维不同。我们在招人的时候,要进行个性评估,并且要清楚结果的含义。个性评估有点类似我们的行测,测试图形、推理、数学逻辑等方面,指的是右脑能力,这个能力不是在短时间可以形成的。人容易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,面试的时候可以安排几个面试官,比如这个岗位需要创造力强、技术强、人品出众,那就安排三个就拥有不同特点的人一块去面试。要选用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人,这类型的人容易认识到自己的缺点,也愿意去修正,是可塑之才。在面试一定要记住,人一般不会随着岁月有太大变化,简单来说就是本性难移。
第三,对待你的团队要像体育管理那样,没有人能靠一己之力单独取胜,但每个人都必须战胜对手。比如说我们招产品经理,我们为什么会选这样的一个人?就是因为他在众多的产品经理中战胜了对手。
第四,关注过往经历。在招聘过程中,背调是非常有意义的,考察一下人选的学习情况、创造的业绩等等。
第五,招人不仅是干一份具体的工作,还要愿意分享生活。如果彼此之间互相分享生活,就能很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
第六,考虑薪酬时要提供稳定性,也要给就让别人看到机会。不要依靠岗位发薪,要看个人能力发薪,要大体上与业绩测评结果挂钩。薪酬要高于市场的一般水平,这样才能拉到出色的人。要更多地想着如何把蛋糕做大,而不是怎么样去切蛋糕。
第七,维系伟大的合作关系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体贴和宽厚。我特别喜欢这一条,为人处事一定要为人在先,处事在后。一个集体能给人温暖,才能有一个长久的发展。
第八,出色的人不容易找,所以要想着怎样留住人。管理者不要老想着裁人,要想着怎样把这些优秀的人留下来。
第九节 持续培训、测试、评估和调配员工
第一,你和你的下属都将经历个人成长。在培训的过程中,你和你的下属是一起成长的。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后,个人会飞速地成长,你的职业路径可能并非你当初所设想的。比如你招这个人,他是一个产品经理就,经过培训后,他有了飞速的成长,你会发现他可能在其他岗位上更合适,那就要对他的职业重新规划。要培训引导个人发展,授人以渔,要允许他去犯错,经验会形成内化的学习。
第二,不断提供反馈。在培训的时候,管理者要持续对员工进行反馈。
第三,准确评价人,不做好好先生。你要准确评价这个人各方面的能力,有啥说啥,适时地鼓励别人,正确运用褒贬。管理者发现了员工可能有一些缺点,那我们是希望他去改善的,所以你不能在说的时候,让他怀疑你想辞退他,这样的表达会让他产生误解。
第四,严厉的爱既是难给的,也是最重要的爱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要有一些严厉,要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。
第五,对人的观察不要讳莫如深。对人的观察要综合判断,不能通过一个小小的点就以偏概全。
第六,让学习过程变得开放。绩效指标要清晰公正,而且要鼓励员工客观评价自己,要有全局观。对业绩考核要从具体的案例入手,找出规律,与被考核人一起探究以求取共识。现在咱们做业绩考核,评判标准是领导定的,书中倡导,你要跟考核人坐在一起讨论。评估人的时候,管理者容易对自己的评估过度自信。比如你说我哪里做得不对的时候,没有合情合理的证据,我可能无法去认同。有时候被管理者会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,那就是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达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过程。
第七,了解人们怎么处理事情和判断这种处理方式能否取得好结果,比了解他们做了什么更重要。就是说你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,不需要去看他都做了什么事情,而是看他的处事方式是不是合情合理的,这个往往决定事情能不能成功。
第八,如果你跟员工就他们的缺点取得共识,那么这些缺点就是真实存在的。用不了一年的时间,你就能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,是否适合这个岗位。就是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要像评估应聘者一样,严格地评估员工。
第九,培训保护或辞退员工,不要修复指。我们培训员工,培训的是他的技能,而不是他的价值观和能力。因此当我们发现他的价值观和能力不符合我们公司要求的时候,就要坚决地辞退这个员工,因为你修复不了他。
第十,换岗是为了人尽其才,有利于整个团队。如果员工不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,可以换岗。
第十一,不要降低标准。我们招人的标准不要因为某些因素而降低。
个人感悟
书里有两句话我非常欣赏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“面对改变时要扪心自问,我的心态算开放吗?还是有些顽固不化?要直面困难,强迫自己找出困难来自何方,你会发现自己能学到很多。”在工作中遇到问题,有时候会有一个人特别顽固、特别倔强,他不愿意去吸收外界客观公正的评价,不愿意改变自己。这其实很危险,意味着你不能成长。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很客观,我们处事也应该用一个客观的态度,这样才能让有更加开放的心态。好的坏的我们都要吸收,让自己朝更好的方向去发展,不断地成长。
“被管理者通常都不赞同评估,尤其他的结果比自评差的时候,因为多数人都把自己想得更好,对管理者也会有看法,但在多数公司他们都不敢直说,所以会产生误解和不满。”被管理者如果感觉自己被压迫的时候,他会对公司产生不满,然后他是不敢说的,这其实也很危险的。有什么一定要说出来,我们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,尽管我们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是对的,但是可以跟别人进行讨论,这样才能产生正确的认知。
刘小婷
第十节 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
第十一节 发现问题,不容忍问题
第十二节 诊断问题,探究根源
我分享自身的故事来开始。
在我入职一周的时候,我在熟悉的产品,意外地点了一下机器人的紫外线远程控制开关,客户那边就突然发现我们的机器失控了。当时给公司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现场事故,但是我完全没有意识到闯祸了。公司开始查是谁操作的,我看大家在讨论,才意识到可能是我误触了。 我造成了这么大的事故,会不会把我给开掉?
对于这件事情,公司做出了以下动作。第一,查清楚是谁操作的,为什么会这样做。第二,公司了解清楚这件事情之后,进行了各种层面的复盘。然后发现了很多在管理和产品设计层面的漏洞,最后领导者们都有对这件事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并且达成了共识,我们接下来应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。
事情发生后,我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。首先,我对IoT和远程控制确实缺乏经验,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。第二,我没有在一周时间内对产品熟悉起来。第三,我没有强烈意识到出错的严重后果,尤其紫外线对人有一定的伤害。
接下来就是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,从隐私协议到流程建设,再到产品设计,每个方面我们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划。在产品层面,对于关联的、类似的问题全部都排查了一遍。为什么这么危险的地方,会没有提示?为什么随便一个账号,都有这个权限?为什么这个功能打开之后,操作者不知道它的开启/关闭状态?
“担心出错”会为你提供一种保护,“对差错毫不担心”则可能让你暴露在风险之中。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体,不要泛泛而谈,出了错误一定要把具体的人物时间过程结果拎出来。发生这件事情之后,我当时也是非常忐忑,担心大家会不会对我带着有色眼镜,觉得“你作为产品负责人,竟然出现这么大的差错”。我们需要一个成长性的心态。
我们确实有很多问题,在出现难题之后,我们就应该去解决。现在我们的数据,其实有很多都对不上。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件事情解决不了?是因为这个东西不重要吗?如果不重要,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?那有的东西如果是不必要的话,该砍我们就砍掉。
我经历第一次上线时,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。说好是今天上线,上线后就能再次测试,结果测试已经回家了。我后面反思了一下,不能怪测试,是我没有提前了解清楚公司的上线流程,,以及上线后还有一个运维审核的流程。
这三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。我们现在依然会出现特别多问题,如果我们只是抱怨这件事、抱怨某个人,其实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。一定要去看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,谁要对这件事情负责,哪些原则被违反了?还要避免事后诸葛亮。在做决策之前,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场景、每一个人。包森
第十三节 改进机器解决问题
达利欧说:“当你成功地诊断出阻碍你达成目标的问题后,你需要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路径,而设计应建立在对问题的深入和精准理解的基础之上。”这一章对我的工作性质非常契合,举一个我们运维比较常见的例子。部署环境的时候,一直不成功,某个软件一直打不开,耗费半天时间都没解决。埋头苦干这个方式不一定对,可以中途停下脚步去外面走一圈,再复盘一下问题出在哪,分析下出错日志,看看每一步哪个地方出了问题,哪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,再从头开始部署。这样问题很快就解决了,比一直磨强太多了。
改进机器解决问题,也是按规则来的。第一,建造机器。先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、自己的做事规则步骤。我之前就职的公司,曾经整个服务器都遭到勒索病毒的攻击,全瘫痪了。幸好我们当时的机制很健全,马上就执行了应急机制。先恢复比较重要的业务,再恢复内部比较重要的系统,最后一步恢复剩余的系统。分清轻重缓急,一步一步把这个整个流程走下去,并且大家心里都有数,也不会特别担心出现问题。把步骤建好,然后一步步执行下来就好了。第二,原则和落实原则的方法系统化。一旦制定了规划,就是有自己的原则,一定要按照原来的规划一步步执行。不要中途遇见什么问题,就放弃这一步的执行,换到下一步,这可能会导致一直换,那就出问题了,就没有办法再将原本的步骤进行下去了。
达利欧说,遇见问题要盯着问题不放,把问题带来的痛苦转变为激励创意的动力。对我们来说也一样,当我们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,也需要有这种精神,盯着问题不放,一直把它解决。只是我们中途可以更换思路,把问题分析透彻,诊断出问题的重点难点,把问题的脉络理清,把困难转化成激励我们的动力,逐步地分析解决问题。
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是防止再遇到同样的问题。做计划的时候,应先设计好蓝图,再把具体的内容填进去,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。
第十四节 按既定的计划行事
第一,朝着令你振奋的目标奋斗。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,要勇往直前、保持努力才能获得成功,爬山只爬到半途,肯定欣赏不到山顶的美景。什么驱使我们勇往直前呢?一是达成目标的美好愿景,哪怕我还处于努力的过程中,我已经感觉到了成功带来的激动心情。二是责任感也会推动着我们每个人前进,因为我们明白不努力会产生失败的结局,
第二,意识到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。在制定或者执行一个复杂任务的时候,大家都特别忙。你要把所有的任务脉络理清,谁什么时候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然后大家分步执行。
第三,留出时间休整。在前进的过程中,肯定会有累的时候,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适当放松,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前进动力。向后退一步,其实往前跳得更远。贾立锋
第十五节 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指导工作
桥水公司能成立四十多年,我觉得它的业务和运营制胜秘诀就是它的工具和原则。
说到桥水的工具,让我很震撼的是,它把所有对人性考量的地方都做成了原则。对于欧洲的金融危机预测,唯独桥水能做到了,我觉得离不开这些原则起的作用。每个人对股市、金融的走势都有自己的看法,但是客观原则的运用不掺杂任何主观的看法和喜好。它根据历史数据判断出一个客观的走向,更有代表性、更可靠。
说到原则,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结复盘,这就是形成原则的过程。在这过程中,谦逊和敞开心扉很重要。在总结复盘的时候,有值得庆功的事情,也有值得批判的事情。如果我们只看到正面,看不到反面,那就是害人害己。敞开心扉,你就能看到外面的阳光,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进来,能引起你的反思。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,如果能把一件事情的所有问题都进行复盘总结,进而形成一些原则,那对后续的工作指导是很有帮助的。
为什么二八定律,桥水能做到二,一般人投资只能做到八呢?我觉得就是跟这些原则有关。这本书从公司的运营、业务、招聘各方面给出了很好的指导,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则地去处理。当然前期形成原则的过程肯定也很痛苦,也走很多弯路,但是我觉得试错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很宝贵的事情。
第十六节 千万别忽略了公司的治理
这里面讲到的治理,我觉得最多是指约束。
对于公司、老板、个人,都存在不同的约束。在一个公司里面,没有谁离开了公司,公司就没办法运营了,没有谁离开了项目,项目就不行了。假如公司真到这个地步,一来对个人是一个很大的压力,二来对公司是一个很大的风险。所以每个人应当都有自己的界限和约束。
在生活中也是一样,对家庭对朋友,都要有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界限。否则生活相互交叉、相互干扰,会出现很多问题。大家相互约束的时候,就能知道自己的分寸在哪。